俏花网11月30日消息:在朝阳中心城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之间,一片绿色森林正在不断延展。昨天,北京市朝阳区委书记吴桂英透露,朝阳第一道绿化隔离带地区的拆迁腾退已完成90%,累计绿化3500亩。此外,绿隔范围内的6个乡、1.8万农民已经完成整建制“农转居”,回迁房全部开工建设。
京东已添3500亩城市森林
环境脏乱,小企业众多,曾是朝阳区城乡结合部的写照。如今,越来越多土地告别脏乱差,森林、绿地渐次萌发。
根据北京市部署,五环路附近将建设第一道绿化隔离带,涉及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大兴、昌平六区。这片环状森林把城区和郊区隔开,既防止“摊大饼”,又能为城市添绿,改善城乡环境。
其中,朝阳区的建设任务最多,总面积111.46平方公里,占“一绿”总面积的46.1%,规划绿地68.55平方公里,占北京市54.7%。
2013年12月,北京市提出以朝阳区常营、豆各庄、南磨房、太阳宫、来广营、将台6个乡作为试点,为城市东部添绿68.55平方公里。2014年9月,工程正式启动。
截至目前,“一绿”试点6个乡整体拆迁腾退已完成90%,共计394.6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过半,达到3500亩。
项目办理时间缩短一半
“‘一绿’建设为朝阳区提供了城乡结合部治理的创新路径,是动力,更是考验。”朝阳区委负责人说。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市区联动、乡域统筹,项目办理时间比正常的压缩了至少一半以上。
记者了解到,每个试点乡的项目方案都在打包后由朝阳区各部门联审,市里只制定框架性实施方案。
这样一来就最大限度压缩了审批环节。实现了审批在区级层面的主动调控,区级统筹在时间节点、工作节奏、重点任务的部署上有了主动权。仅用两年多时间,就完成了九成腾退任务。
要拆迁腾退、植绿造林,还要引进产业,钱从哪儿来?是朝阳区面临的另外一大难题。
朝阳区创新融资模式,创立了城乡结合部产业引导基金。由市、区,以及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共同投资20亿元,并发挥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绿隔建设。
将台乡国际文化硅谷、南磨房乡中国出版产业基地的两个文创项目,都有这支基金的注入。
1.8万农民完成“农转居”
建设第一道绿化隔离带,试点乡的农民真真切切得到了实惠。
目前,6个乡1.8万农民已经全部完成整建制“农转居”,回迁房100%开工,将就近安置、就近回迁。
“上楼”之后,不但在居住条件方面有大幅改善,水、电、气、热等配套设施和教育、医疗条件也同步提高。
试点乡的农民被纳入城镇社保体系,实现基本社会保障均等化。
6个乡共52个建设项目中,有35个由集体企业主导建设。“自己拆,自己建”的开发建设模式,使得农民真正把绿隔试点的事当成自己的事,降低了城市化的成本和拆迁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