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花网5月23日消息:日前,笔者来到南谯区乌衣镇吴港苗木交易市场,远远地就望见来自全国各地的大货车一辆接一辆,在排队等候装车。而一旁的工人们则将雪松、广玉兰等苗木逐一清点、打捆、吊装,利索地忙碌着。青绿苗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国兵告诉笔者,现在合作社每天至少对外运送苗木3万棵。
乌衣镇紧邻南京市,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南京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对绿化苗木的需求量增大。一部分目光敏锐、头脑灵活的村民开始尝试发展苗木产业,用于城市园林绿化。黄圩村村民樊子保就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樊子保家里有5口人,家中的10亩地在以前种的是“两大产业”——水稻、小麦,一家人一年忙到头也只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穷则思变。2000年他买来苗木书籍,学起了苗木种植,凭着夫妻二人的吃苦耐劳,2002年他家第一批3亩田的雪松出售就获得了4万元的收入,这大大坚定了他发展苗木产业的信心和决心。如今樊子保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自己家的苗木种植扩大到20亩,而且还当起了苗木销售经纪人,每年纯收入达到40万元。
苗木种得多,销路是关键。传统卖苗木销售要么坐等采购商上门收购,要么往外地盲目地推销,由于信息闭塞,不了解市场,导致树苗卖不出去或卖不上好价钱。现如今乌衣镇的苗农不仅把苗木销售搬上了网络,还组建了电商平台,拓宽了农民的视野,更扩大了产品销售空间和渠道,苗农可以随时上网“叫卖”全国市场。“过去卖苗是东奔西跑,现在卖苗是足不出户,用手点点鼠标就可以完成交易。全国各地的采购商实时实地就能看到我们的苗木销售信息,这样既方便又快捷,又能降低成本,一举多得。”樊子保说。
在乌衣镇,苗木产业还带动了一批与之相关的产业发展,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产业链条。“像直径10厘米广玉兰,挖一棵就能得到50元,一个挖树工人一天至少能挣500元。这几年,镇里出现了许多专业的挖树工人、装运工人,一部分还自发形成了劳务服务组织。”乌衣镇党委委员李永斌告诉笔者,全镇苗木产业带动解决就业3000多人,每年仅劳务收入就超过1.6亿元。
为扶持苗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乌衣镇政府也积极引导苗农调整种植结构,提升应对市场的能力。李永斌介绍说:“比如说,绿化类苗木市场饱和了,政府就通过奖补观赏类花木种植来引导农民调整育苗投入。这样能有效防止苗木因品种单一、产能过剩造成的损失。”同时,镇政府在黄圩村、吴港村建立了3个大型苗木交易市场,免费为广大苗农发布市场信息。目前,乌衣镇苗木种植面积达5万亩,成立了36家专业合作社,苗农达2800多户,平均每亩苗木年纯收入达4000元,乌衣镇也成为远近闻名的苗木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