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信息化 网聚匠人心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副研究员刘长安发现人工防护林建植可改变土壤特性。相关研究发表在《Catena》期刊。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河西走廊绿洲边缘大面积沙质灌木草地被开垦为绿洲农田。同时,为了维护人工绿洲生态系统的安全和稳定,在荒漠—绿洲过渡带实施了一系列的绿洲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梭梭林、杨树林和樟子松林是三种主要的人工防护林。这三种防护林对土壤环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尚未有全面的评估。
刘长安对这三种人工防护林研究发现:需要灌溉的杨树林和樟子松林可以显著改变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无需灌溉的梭梭林只是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活性,其对土壤物理和化学特性并没有显著改善。沙质灌木草地开垦为杨树林和樟子松林之后,提高了土壤物理稳定指数,具有良好的固沙作用。沙质灌木草地开垦为梭梭林之后,降低了土壤物理稳定指数,这就意味着一旦梭梭林开始退化(其生长期大约30年)就会面临再次发生风蚀的风险。
总之,虽然杨树林和樟子松林可以显著改善土壤环境,但它们的建植需要大量的供水;梭梭林虽然不需要灌溉,但并不能显著改善土壤物理和化学环境。因此,在建植这三种防护林的时候需要在水资源的投入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效果之间作出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