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信息化 网聚匠人心
俏花网 > 园艺 > 时尚花艺 > 花诗花语

四川:向阳花海觅灵感 文化旅游上台阶

2017-08-01 12:11:10 华西城市读本

向阳花海。刘焰摄

古迹。唐仁摄

中都秘境。苏丹摄

中都的丹霞地貌。何为摄

七月的中都,漫山的向日葵开得正艳,那一片山,都被染得黄灿灿的。7月29日上午,来自云南、贵州、四川三省的文学艺术家,齐聚鱼凫古镇——中都,参加“向阳花海”云贵川文学艺术家采风活动暨屏山县文化旅游发展研讨会。文学艺术家们穿梭其中,寻找拍照、写作等灵感。

此次活动由中共屏山县委宣传部主办,屏山县教育体育和文化广电局、屏山县旅游局、屏山县中都镇党委、屏山县中都镇人民政府承办,是为进一步落实县委、县政府“四个屏山”发展定位,深入推进“文化屏山”建设。活动中,文学艺术家们的献言献策,助推当地文化旅游更上一个台阶。

点赞中都

文学艺术家建言献策

此次采风活动以“深入挖掘文化传承,建设美丽繁荣和谐新屏山”为主题,文学艺术家们参观了向阳花海、龙虎洞、丹霞地貌、永赖同功、楞严寺、皇城遗址、神木山碑、迎恩桥遗址等景点,频频点赞。

他们表示,历经千百万年地质变化沉积的红色岩层形成雄壮奇美的丹霞地貌,让人感受到了中都独特的自然风光,感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百亩金色向日葵花海,让人体验与冬日油菜花不一样的夏季花海盛情;龙虎洞、永赖同功遗迹,让人穿越时空,回味那历史带来的震撼;石刻工艺的文宅碉堡和复合式院落的迎恩庄,让人欣赏古建筑宅院的精致雕刻技术和先辈们的智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楞严寺,让人感悟寺庙文化的博大精深;断壁残垣的皇城遗址,让人回望历史见证鱼凫王族后裔曾经的辉煌;青绿色沙石的神木山碑,让人领略紫荆楠木的神奇。

在7月29日下午召开的屏山县文化旅游发展研讨会上,屏山县政协主席张华全从屏山县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旅游产业以及发展定位“绿色屏山、产业屏山、宜居屏山、文化屏山”和发展思路“一纺织、二富硒、三旅游”等方面作详细介绍。三省文学艺术家纷纷对屏山、中都文化旅游发展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提出实质性的建议。

云南省昭通市作家协会主席、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夏天敏先生对中都依托当地的资源打造油菜花海和向阳花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见解。成都市新津县文联副主席吴文全表示,位于大小凉山交界的中都美景名不虚传,回去后将大力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中都、了解中都、旅游中都。

旅游扶贫

“文化中都”吸引八方来客

除了徜徉向阳花海,在中都,邂逅川南最早春天的中都万亩梯田油菜花海更是一件浪漫的事。今年1月,该镇成功举办第二届油菜花文化旅游节暨屏山县项目推介会活动,此次启动仪式是继2016首届油菜花节的又一次创新,以节庆营销带动产业营销,同时融入项目招商,助力实现文化屏山、全域屏山的创新推广及亮点资源的推介、开发、落地,为川南乡村旅游发展增添了鲜活力。

据统计,该活动吸引了来自台湾、香港、江苏、浙江、贵州、云南、成都、重庆、乐山、宜宾等各地游客,接待量从2016年4万余人次上升到6万余人次,旅游产值由2016年1200万元上升到1800余万元,增幅分别达50%,销售农副产品由2016年450万元上升到850余万元,增幅达78%。油菜花节为中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人气,成为该镇经济发展、精准扶贫新的增长点,以乡村旅游助推精准扶贫,促农增收,实现脱贫奔康的目标。

“中都以花为媒,以文化为载体,以精准扶贫为契机。”中都镇党委书记曾宪章介绍,2015年以来,中都镇紧紧围绕屏山县委县政府“文化中都”的定位,发展乡村旅游,将产业与旅游相结合,推进一三产业互动、区域联动,将中都生态资源、人文资源变成旅游资本,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找到精准扶贫手段,通过产业互动和产业延伸,找到旅游和产业的结合点,实现“旅游扶贫”目标。目前,该镇特色农家乐正在蓬勃兴起,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

着眼长远

探索乡村旅游新模式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为弘扬中都文化、探索乡村旅游新模式奠定了基础。为探索这些新模式,立足长远,中都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如今的中都,各村观景平台、旅游环线道路、标识标牌、餐饮、住宿等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已逐步完善,油菜花节的成功举办,更是让当地居民的思想从传统经营模式向创新的旅游经营模式转变。

今年4月,在成都宽窄巷子举办的中都油菜花摄影展,为“文化中都”名片推向全川,让更多的人知晓,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以来,在民建村打造的百亩向日葵花海,为实现产业转型,发展新的夏日观赏旅游项目,和中都乡村旅游持续发展,增加了新的亮点。

“立足规划,着眼长远,妥善处理好资源挖掘、利用、保护与传承问题。”曾宪章告诉记者,中都正不断探索乡村旅游的新模式,坚持开发和保护服从于整体规划,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统一原则,做到了开发旅游与保护资源的有机结合,加快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